从病机看中风病证候要素

被引:11
作者
张聪
高颖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中风; 病机; 证候; 证候要素;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7.03.53.zhangc.026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重点。其中证候要素的提取是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关键。病机是证候及证候要素产生的根源。文章通过对中风病传统与现代病机研究的分析,总结出中风病临床常见的证候要素,为建立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推进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68 / 46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的提取 [J].
王永炎 ;
张启明 ;
张志斌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1) :6-7
[2]   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J].
陈景亮 ;
凌方明 ;
高敏 ;
黄年斌 ;
刘育生 .
中国中医急症, 2004, (10) :650-651
[3]   中风络病证治述要 [J].
常富业 ;
王永炎 ;
高颖 ;
杨宝琴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05) :1-3
[4]   1418例中风患者痰瘀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探析 [J].
杨利 ;
黄燕 ;
蔡业峰 ;
杜宝新 ;
陈红霞 ;
卢明 ;
黄培新 .
辽宁中医杂志, 2004, (06) :459-460
[5]   “证”是病机与证候的统一体——从《伤寒杂病论》谈起 [J].
徐木林 ;
黄修涛 ;
王秋琴 ;
陈国权 .
国医论坛, 2002, (05) :1-3
[6]   “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J].
李澎涛 ;
王永炎 ;
黄启福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1) :1-6+16
[7]   从“气”论中风病机 [J].
韩瑞卿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0, (04) :8-9
[8]   王永炎教授应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期中风病的经验探讨 [J].
邹忆怀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4) :69-70
[9]   中风病机探讨 [J].
张智学 .
甘肃中医, 1997, (06) :4-5
[10]   浅谈温阳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J].
常富业 ;
李云 ;
李连凤 ;
徐明涟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06)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