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科研的主要成就和展望

被引:5
作者
梁立兴
侯九寰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科技情报室
[2] 山东省郯城县农业区划办公室 泰安
关键词
银杏; 科研成就; 发展前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前言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是源于我国的特有珍贵树种。学者们一向把它视为植物界的奇珍,在植物分类学、树木学、果树栽培学和古植物学上占有特殊的位置,至今国内外植物学家、地质学家,以及果树栽培学家们,仍对它进行着深入细致的研究。银杏的科学奥秘将逐步被揭开。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银杏茎段的组织培养 [J].
罗紫娟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5, (01) :35-36
[2]   浙江银杏的生产和改良 [J].
刘洪谔 ;
韦作诚 .
经济林研究, 1984, (01) :42-47
[3]   银杏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J].
罗紫娟 .
云南植物研究, 1984, (01) :93-97
[4]   银杏胚胎发育的研究——兼论银杏目的亲缘关系 [J].
王伏雄 ;
陈祖铿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3, (03) :199-207+295
[5]   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几个问题 [J].
王伏雄 ;
陈祖铿 .
植物学通报, 1983, (01) :6-9
[6]   根据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图谱鉴定银杏(Ginkgo biloba L.)植株的性别 [J].
钟诲文 ;
杨中汉 ;
朱广廉 ;
曹宗巽 .
林业科学, 1982, (01) :1-5
[7]   银杏超小卷叶蛾(Pammene sp.)初步研究 [J].
张国忠 ;
李宗硕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 (04) :83-89
[8]   银杏性别的同工酶鉴定 [J].
种源组 .
四川林业科技, 1981, (04) :12-13
[9]   银杏的起源与分布 [J].
林协 .
生物学通报, 1965, (03) :32-33
[10]  
植物界的发展和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李星学等 编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