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被引:12
作者
杨晓萍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多元化; 可能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却陷入困境。不仅供给的总量严重不足,而且政府作为唯一的供给主体又存在种种局限性。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的属性以及其他主体的情况,都为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为了充分调动多元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可以实行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明晰各供给主体的权责、完善供给决策机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计年鉴.[M].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公共经济学.[M].黄恒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研究 [J].
史玲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5) :10-13
[4]   多中心体制: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J].
刘炯 ;
王芳 .
农村经济, 2005, (01)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