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缺氧事件的碳稳定同位素响应

被引:26
作者
胡修棉
王成善
李祥辉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稳定同位素; 大洋缺氧事件; Cenomanian-Turonian; 同位素分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分馏机理出发 ,系统探讨了大洋缺氧事件与海相碳酸盐和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分馏之间的关系。缺氧事件期间 ,由于生物大批死亡和快速埋藏 ,其分解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 ,引起大洋水体缺氧 ,富含 1 2 C的有机质从而得以大量保存 ;相应地大气和海水中富 1 3 C,同期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 δ值 (δ1 3C)正偏。在世界各地缺氧事件层内 ,无一例外地碳酸盐岩碳稳定同位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正偏 ,Cenomanian- Turonian 界线偏幅达~2‰。海相碳酸盐与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变化不仅可以提供地质历史中有机碳埋藏量的记录。研究全球碳循环变化 ,还可能追溯有机碳风化和埋藏速率的变化 ,定性地恢复大气 p CO2 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Cenomanian Tutonian缺氧事件研究 [J].
王成善 ;
胡修棉 ;
万晓樵 ;
陶然 .
自然杂志, 1999, (04) :244-246
[2]   上扬子地台区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锶同位素研究 [J].
黄思静 .
地质学报, 1997, (01) :45-53
[3]   上扬子二叠系─三叠系初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与生物绝灭事件 [J].
黄思静 .
地球化学, 1994, (01) :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