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草草甸退化预测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10
作者
刘伟
周立
周华坤
王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草原学; 草地退化; 预测模型; 嵩草草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3 [草原类型];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以次级生产力作为衡量草地退化的标准,以生物量或优良牧草比例作为影响次级生产力的主要因子,建立嵩草草地退化预测模型;以优良牧草生物量下降1%~5%的速度预测不同程度退化草地之间的过渡时间,结果表明:未退化草地演替至重度退化草地所需时间,最长为51年,最短仅10.2年。目前,青海省草地的平均退化速度为2.42%。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放牧强度对牧草再生性能的影响 [J].
戎郁萍 ;
韩建国 ;
王培 ;
霍成君 ;
阎国智 ;
武冬鹏 .
草地学报, 2001, (02) :92-98
[2]   论西北天然草地保护对策与技术 [J].
呼天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2) :122-126
[3]   不同放牧强度对三峡地区灌丛草地灌木重要值变化的影响 [J].
万里强 ;
李向林 ;
苏加楷 ;
白静仁 .
中国草地, 2001, (01) :12-17+51
[4]   草原群落退化与恢复演替中的植物个体行为分析 [J].
王炜 ;
梁存柱 ;
刘钟龄 ;
郝敦元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3) :268-274
[5]   青海省退化草地现状及防治对策 [J].
范青慈 .
青海草业, 2000, (01) :22-24+30
[6]   草地退化系统预测与畜种结构调整分析——以西藏聂荣县为例 [J].
方一平 ;
刘淑珍 ;
周麟 ;
张建平 .
山地学报, 1999, (04) :375-379
[7]   高寒草甸“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 [J].
刘伟 ;
王启基 ;
王溪 ;
周立 ;
李有福 ;
李发吉 .
草地学报, 1999, (04) :300-307
[8]   青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高寒草甸牧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J].
张国胜 ;
李林 ;
汪青春 ;
李希来 ;
徐维新 ;
董立新 .
草业学报, 1999, (03) :1-10
[9]   不同退化梯度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差异 [J].
安渊 ;
徐柱 ;
阎志坚 ;
韩国栋 .
中国草地, 1999, (04) :32-37+67
[10]   “黑土型”退化草地毒杂草防除试验研究 [J].
马玉寿,李青云 .
草业科学, 1999, (03)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