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δC方法研究添加玉米秸秆下红壤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

被引:24
作者
尹云锋
蔡祖聪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δ13C; 红壤; 有机碳; 分解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变化的基础。本文利用13C自然丰度方法和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通过室内培育实验研究了红壤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培养时间为180 d,培养温度为30℃。结果表明:在5%和10%秸秆用量下,红壤总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为8.2×10-4d-122.0×10-4d-1,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为4.0×10-4d-115.6×10-4d-1。施用玉米秸秆明显地促进了红壤原有的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施用量越多,原有机碳分解的越快,表明土壤中原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与进入到土壤中的新鲜有机碳量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22 / 10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δ13C方法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 [J].
朱书法 ;
刘丛强 ;
陶发祥 .
土壤学报, 2005, (03) :495-503
[2]   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J].
于贵瑞 ;
王绍强 ;
陈泮勤 ;
李庆康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5) :568-577
[3]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J].
潘根兴 ;
赵其国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384-393
[4]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分析 [J].
李忠佩 ;
张桃林 ;
陈碧云 ;
尹瑞龄 ;
施亚琴 .
土壤学报, 2003, (03) :344-352
[5]   用δ13C方法研究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 [J].
窦森 ;
张晋京 ;
Lichtfouse E. ;
曹亚澄 .
土壤学报, 2003, (03) :328-334
[6]   华南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质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J].
陈庆强 ;
沈承德 ;
彭少麟 ;
易惟熙 ;
孙彦敏 ;
李志安 ;
姜漫涛 .
生态学报, 2002, (09) :1446-1454
[7]   稳定碳同位素示踪农林生态转换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变化 [J].
刘启明 ;
王世杰 ;
朴河春 ;
欧阳自远 .
环境科学, 2002, (03) :75-78
[8]   13C标记技术在土壤和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J].
沈其荣 ;
殷士学 ;
杨超光 ;
陈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1) :98-105
[9]   14C标记秸秆碳素在淹水土壤中的转化与平衡 [J].
王志明 ;
朱培立 ;
黄东迈 .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02) :49-54
[10]   测定土壤有机物质中12C及14C分解速率的密闭培养法 [J].
孙波 ;
车玉萍 ;
林心雄 .
土壤, 1997, (01)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