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城市养老设施配置的微观模拟与规划政策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30
作者:
颜秉秋
[1
,2
]
高晓路
[1
]
季珏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老龄化;
养老设施;
空间配置;
多主体模拟;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6 [中、老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养老设施规划配置的关键应着眼于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差异化需求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多主体模拟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前期研究的梳理,归纳出养老机构配置问题中需要考虑的老年人、养老机构等主体的时间变异和空间差异特征、其行为规则以及他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了多主体微观模拟模型,对2010-2030年间养老机构需求与供给态势进行了预测,并讨论了养老设施布局的评估指标,通过设施利用率、百人床位数和空间匹配度等指标,对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政策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多智能体模拟技术对把握人口动向及养老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特征而言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研究工具,能够很好地体现各种要素的空间属性。对于北京市的"9064"养老服务规划和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的分析表明,如果仅仅对养老模式的分担比例和百人床位数进行控制,而忽视对空间布局的管控,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有可能出现继续上升的趋势,为此,必须制定城市中心区养老机构的比例,同时对养老机构的定价、选址和服务质量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586 / 1597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