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山区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研究——以栖霞市为例

被引:79
作者
李云强
齐伟
王丹
闫勇
路超
王娜娜
秦天天
机构
[1] 不详
[2]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Voronoi图; 农村居民点; 景观指数; 山区县域; GIS; 地形位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3 [土地规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景观指数法和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胶东山区栖霞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均匀性特征,并探讨了农村居民点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的Cv值为58.84%,空间分布表现为随机分布;唐家泊镇、松山镇、臧家庄镇和翠屏街道4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呈集群分布,其他乡镇为随机分布;农村居民点分布的优势区间在1~3地形位,随着地形位的增大农村居民点的优势度降低;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斑块数目和平均斑块面积随地形位的增大而减少,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随地形位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公路是影响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研究反映了栖霞市农村居民居住习惯的差异,为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J].
刘仙桃 ;
郑新奇 ;
李道兵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2) :30-33+93
[2]  
胶东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J]. 斯钧浪,齐伟,曲衍波,李乐.应用生态学报. 2009(03)
[3]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研究方法述评 [J].
何英彬 ;
陈佑启 ;
姚艳敏 ;
魏娜 ;
许新国 ;
唐鹏钦 ;
余强毅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4) :80-83
[4]   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 [J].
闫庆武 ;
卞正富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3) :57-61
[5]   基于GIS技术的宽甸县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范红梅 ;
王秋兵 ;
边振兴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99-103
[6]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 [J].
孙华生 ;
黄敬峰 ;
金艳 ;
邓睿 ;
王杰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3) :348-354
[7]   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秦静 ;
张琳 ;
宫攀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1) :85-92
[8]   Voronoi图的扩展及其在土地定级因素影响半径确定中的应用 [J].
胡石元 ;
刘耀林 .
中国土地科学, 2004, (03) :46-49
[9]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设置的Voronoi方法 [J].
郑新奇 ;
王家耀 .
测绘学院学报, 2003, (04) :263-266
[10]   绿洲景观中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角媛梅 ;
肖笃宁 ;
马明国 .
生态学报, 2003, (10) :209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