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李明霖 [1 ]
莫多闻 [1 ]
孙国平 [2 ]
周昆叔 [3 ]
毛龙江 [4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河姆渡文化; 古盐度; 环境背景; 相对海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通过对浙江田螺山遗址剖面进行野外采样,实验室测定粘土矿物的种类、含量,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硼、锶、钡的含量,恢复沉积物的古盐度,探讨田螺山遗址的相对海面变化,认为河姆渡文化层之前、之中、之后都存在相对海面较高的时期。综合多种环境要素并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田螺山地区的环境背景特点及其同古代人类活动、河姆渡文化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807 / 8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宁绍平原及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D].覃军干.同济大学.2006, 03
[2]   浙江余姚田螺山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 [J].
孙国平 ;
黄渭金 ;
郑云飞 ;
刘志远 ;
徐志清 ;
渠开营 ;
张海真 ;
李永嘉 ;
许慈波 .
文物, 2007, (11) :4-24+73+1
[3]   从微体古生物研究探讨良渚文化突然消亡原因 [J].
张玉兰 .
地理科学, 2007, (03) :376-379
[5]   综述沉积环境中古盐度的恢复 [J].
王敏芳 ;
黄传炎 ;
徐志诚 ;
程锦翔 ;
杨赏 .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6, (01) :9-12+0+5
[6]   浙江浦江县上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长江下游万年前稻作遗存的最新发现 [J].
盛丹平 ;
郑云飞 ;
蒋乐平 .
农业考古, 2006, (01) :30-32+281
[7]   宁绍地区早期遗址群的量化分析 [J].
冯小妮 ;
高蒙河 .
东南文化, 2004, (06) :31-37
[8]   太湖平原全新世中晚期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文化——以苏州绰墩遗址为例附视频 [J].
萧家仪 ;
郭平 ;
王丹 ;
张瑞虎 ;
丁金龙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91-97
[9]   对长江三角洲和宁绍平原一万年来高海面问题的新认识 [J].
朱诚 ;
郑朝贵 ;
马春梅 ;
杨晓轩 ;
高锡珍 ;
王海明 ;
邵九华 .
科学通报, 2003, (23) :2428-2438
[10]   运用锶钡比判定沉积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J].
史忠生 ;
陈开远 ;
史军 ;
柳保军 ;
何胡军 ;
刘刚 .
断块油气田, 2003, (02)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