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高山松最大密度重建川西高原近百年夏季气温

被引:41
作者
吴普
王丽丽
邵雪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川西高原; 树轮; 夏季气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西高原高山松树轮宽度及最大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密度年表和宽度年表中可提取的气候信息是不同的,在温暖、水分条件适中的地区,采用树木密度指标分析气候要素的变化是有效的途径。树轮宽度主要受5月降水影响,和西南季风活动有关;而最大密度主要指示了夏季(6 ̄9月)温度。利用转换函数重建了川西高原近百年来夏季(6 ̄9月)温度,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为51%,(F=52.099,p<0.0001)。重建序列显示川西高原,30年代之前为偏冷期,30年代到60年代为偏暖期,与四川地区近百年的冷暖时期比较一致。与平原地区的成都相比,高原的升温转折点提前3年,表明高原地区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川西高原地区可能是四川省气候变化的先兆地区。1983年以后川西高原地区夏季温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夏季温度的滑动平均为近百年的最大值,但在90年代初期仍处于均值线以下,表现为凉夏;90年代后半期表现为夏旱。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广东阳春现代樟树树轮宽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J].
邢秋茹 ;
刘鸿雁 ;
孙艳荣 ;
崔海亭 ;
戴君虎 ;
李平日 ;
谭惠忠 .
生态学报, 2004, (09) :2077-2080
[2]   景德镇市近50年降水的小波变化特征 [J].
俞开炬 .
江西气象科技, 2004, (01) :23-25
[3]   树轮记录的青海德令哈地区千年降水变化 [J].
邵雪梅 ;
黄磊 ;
刘洪滨 ;
梁尔源 ;
方修琦 ;
王丽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145-153
[4]   祁连山中部地区树轮宽度年表特征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J].
勾晓华 ;
陈发虎 ;
杨梅学 ;
彭剑峰 ;
强维亚 ;
陈拓 .
生态学报, 2004, (01) :172-176
[5]   川西高原近五十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J].
李川 ;
陈静 ;
朱燕君 .
高原气象, 2003, (S1) :138-144
[6]   柴达木东缘山地千年祁连圆柏年轮定年分析 [J].
邵雪梅 ;
方修琦 ;
刘洪滨 ;
黄磊 .
地理学报, 2003, (01) :90-100
[7]   ENSO对天目山柳杉树轮同位素的影响 [J].
陈宝君 ;
钱君龙 ;
濮培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4) :53-58
[8]   天目山柳杉树轮δD年序列及其气候含义 [J].
钱君龙 ;
邓自旺 ;
屠其璞 ;
王苏民 ;
王国祥 ;
黄耀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5) :372-376
[9]   缙云山四川大头茶树木年轮生长动态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J].
孙凡 ;
钟章成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24-27
[10]   近100年四川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J].
陈文秀 ;
郝克俊 ;
田宏 .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9, (01) :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