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怀盆地地下热水与稀有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6
作者
王广才
张作辰
汪民
王基华
刘五洲
易立新
孙明良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3] 中国地质调查局
[4]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北京
[5] 北京
[6] 兰州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热水; 同位素; 幔源气体; 延怀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2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对在延怀盆地采集的 14组 (次 )地下热、冷水和气体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 ,地下热水主要是大气降水成因的 ,其循环深度为 16 0 0~ 380 0m ,深部最高温度为 57~ 112℃ ,滞留时间为 50~30 32 0a ;热水中的稀有气体为大气、壳源和幔源成因 ;热水与气体在地震前的异常变化与热水所处的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密切相关。关于该区地下热水的年龄和幔源气体的发现为首次报道 ,它对该区的断裂活动性、地震危险性研究和热水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张家口南部地区温泉形成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气体组成证据 [J].
王基华 ;
林元武 ;
刘成龙 ;
刘五洲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4) :30-33
[2]   张北-尚义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及其跟踪预报 [J].
车用太 ;
王基华 ;
林元武 ;
朱清钟 ;
张培仁 .
地震地质, 1998, (02) :4-9
[3]   天然气中的幔源稀有气体 [J].
徐永昌 .
地学前缘, 1996, (03) :64-72
[4]   地球内部流体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 [J].
王先彬 ;
刘刚 ;
陈践发 ;
张成君 ;
夏新宇 .
地学前缘, 1996, (03) :106-119
[5]  
松山地下热水勘探及成因模式探讨[J]. 吴璐苹,石昆法.物探与化探. 1996(04)
[6]   延庆─怀来地区地壳细结构──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 [J].
张先康,王椿镛,刘国栋,宋建立,罗力雷,吴涛,吴建春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3) :356-364
[7]   腾冲热海地热田气相组分的定量分析及其意义 [J].
赵平 ;
廖志杰 ;
过帼颖 ;
赵凤三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24) :2257-2260
[8]  
一九九八年张北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张国民主编, 1999
[9]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M]. 地质出版社 , 沈照理主编, 1986
[10]  
首都圈地震地质环境与地震灾害 .2 高文学,马瑾. 地震出版社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