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李官桥盆地“红层”划分的意见

被引:23
作者
周世全
韩世敬
张永才
不详
机构
[1] 河南省地质局第十二地质队
[2] 河南省地质局第十二地质队
关键词
盆地; 地质构造; 泥灰岩; 碳酸盐岩; 砂砾岩; 粉砂质泥岩; 玉皇顶组; 粉砂岩; 碎屑岩; 始新统; 钙质泥岩; 始新世早期; 地层; 钙质结核; 大仓房组; 动物化石; 李官; 夹薄层; 介形类; 介形亚纲; 凤凰镇组; 河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李官桥盆地位于秦岭东段南侧,横跨豫鄂两省边界,分布于淅川、均县境内,面积约700平方公里。盆地为一不对称向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出露完好,化石丰富,是河南省下第三系的代表性地区(图1)。该区“红层”的研究,始于1930年,李捷、朱森在盆地内范庄、指甲坡发现属于始新世的哺乳动物、龟类化石后,将其定为范庄统,隶属第三纪。1961年河南省石油队,首次将该套“红层”划分为玉皇顶、大仓房、核桃园、上寺四组,时代归于第三—白垩纪。嗣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北地质研究所、北京地质学院及豫十二地质队等单位,对地层和矿产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表1)。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