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93
作者
邓建明 [1 ,2 ]
蔡永久 [1 ,2 ]
陈宇炜 [1 ]
张路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洪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主成分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研究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8年3月(枯水期)及7月(丰水期)在洪湖进行采样分析。两次采样共鉴定有浮游植物6门46属95种,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2.00×105-284×105 cells/L。硅藻为两个季节绝对优势门类,其次为绿藻及蓝藻;主要种属为直链藻、脆杆藻、栅藻等.丰水期与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较大;在枯水期由于硅藻对水温和光照较好的适应能力使其处于优势门类;丰水期由于其他藻类对营养盐的竞争及水体中硅含量充足使得绿藻等生长同时硅藻能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洪湖富营养化水平及水体中离子类型、水体中物质组成和污染程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三类主要因素;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温、溶解氧及悬浮物浓度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J].
沈会涛 ;
刘存歧 .
湖泊科学, 2008, (06) :773-779
[2]   江汉平原洪湖流域营养物质输移演变数值模拟 [J].
桂峰 ;
于革 .
科学通报, 2008, (14) :1709-1718
[3]   洪湖自然环境演变研究 [J].
尹发能 .
人民长江, 2008, (05) :19-22+103
[4]   洪湖水环境承载力初步研究 [J].
朱明勇 ;
宁龙梅 ;
王学雷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 (06) :4-6+12
[5]   太湖梅梁湾与五里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比较 [J].
宋晓兰 ;
刘正文 ;
潘宏凯 ;
杨桂军 ;
陈宇炜 .
湖泊科学, 2007, (06) :643-651
[6]   洪湖湿地综合评价研究 [J].
任宪友 ;
吴胜军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05) :95-99
[7]   基于CCA的典型调水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特征分析 [J].
李秋华 ;
韩博平 .
生态学报, 2007, (06) :2355-2364
[8]   洪湖及其周边水域若干水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J].
卫雯雯 ;
金卫斌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7, (01) :92-94+128
[9]   1990~2003年洪湖水体环境质量演变分析 [J].
胡学玉 ;
陈德林 ;
艾天成 .
湿地科学, 2006, (02) :115-120
[10]   洪湖水环境现状及主导因子分析 [J].
杜耘 ;
陈萍 ;
Kieko SATO ;
Hajime AOE ;
何报寅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4) :48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