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几个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兼论幔源包体的成因

被引:8
作者
李天福
马鸿文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北京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新生代; 玄武岩; 单斜辉石斑晶; 幔源包体; 单斜辉石-熔体平衡; 温压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以中国东部宽甸、汉诺坝和明溪含有幔源包体的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 (巨 )晶为研究对象 ,采用最新的单斜辉石 -熔体平衡温压计对单斜辉石斑 (巨 )晶 -熔体进行了平衡温压计算。结果表明 ,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结晶温度和压力高于共生的亚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 ,单斜辉石巨晶的结晶温度和压力高于单斜辉石斑晶。这说明碱性玄武岩的形成深度大于亚碱性玄武岩 ,单斜辉石巨晶是更高压力下的结晶产物 ,单斜辉石斑晶在岩浆上升的不同深度均有晶出。回归分析表明 ,尽管携带幔源包体的玄武岩浆上升速度较快 ,但并不是绝热上升。单斜辉石斑 (巨 )晶的结晶温压条件与同一地点幔源包体平衡温压条件的对比表明 ,单斜辉石巨晶和碱性玄武岩中的部分单斜辉石斑 (巨 )晶的结晶温压大于幔源包体的平衡温压 ,表明了包体寄主岩浆的来源深度大于包体的深度。因此 ,幔源包体是寄主岩浆上升途中捕虏的上地幔碎块 ,而非寄主岩浆形成源区的残留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汉诺坝地区上地幔尖晶石—石榴石相转变带温压条件 [J].
李天福 ;
马鸿文 ;
白志民 .
现代地质, 1999, (01) :66-72
[2]   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REE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J].
刘丛强,解广轰,增田彰正 .
岩石学报, 1996, (03) :382-389
[3]   辽宁宽甸黄椅山玄武岩REE及Sr,Nd,Pb同位素组成研究 [J].
解广轰 ;
王俊文 ;
韦克俭 ;
刘从强 ;
M.Tatsumoto ;
A.R.Basu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 (07) :752-758
[4]   辉石命名法 [J].
N.Morimoto ;
黄婉康 .
矿物学报, 1988, (04) :289-305
[5]   汉诺坝玄武岩岩浆起源及上升的p-t路线 [J].
邓晋福 ;
路凤香 ;
鄂莫岚 .
地质论评, 1987, (04) :317-324
[6]   汉诺坝玄武岩板块构造环境及岩浆成因机理的分析 [J].
邱家骧 ;
李昌年 ;
马昌前 .
岩石学报, 1986, (03) :1-12
[7]   中国东南部从捕虏体推导的地温和上地幔组成 [J].
张儒瑗 ;
从柏林 .
岩石学报, 1985, (04) :34-49
[8]   中国几个地方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捕虏体研究 [J].
刘若新 ;
樊祺诚 ;
孙建中 .
岩石学报, 1985, (04) :24-33+96
[9]   汉诺坝玄武岩及其深源包体 [J].
冯家麟 ;
谢漫泽 ;
张红 ;
李文宣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2, (Z1) :45-63+75
[10]   辽宁宽甸黄椅山碱性玄武岩岩浆起源问题的讨论 [J].
路凤香 ;
邓晋福 ;
鄂莫岚 .
地球科学, 1981, (01) :183-19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