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土壤氧化铁垂直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3
作者
林丽琴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氧化铁; 垂直分布; 武夷山;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10.17.009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中氧化铁的形态含量差异可反映土壤发育程度,是热带、亚热带土壤成土过程和成土环境的指示物。文章以武夷山为例,分析山地土壤中氧化铁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发育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不同海拔高度产生的温度、湿度差异,影响着铁的形成和转化,使土壤中全铁、游离铁自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减少;以氧化铁作为判断土壤发育阶段的标志,其聚积量、迁移量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增加;以铝作为标准,低海拔土壤中氧化铁相对淋溶,高海拔土壤中氧化铁呈大量聚积状态。由此可知,武夷山山地垂直带谱中土壤发育程度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逐渐降低,依次为红壤>黄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1+75 +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海南岛北部玄武岩上土壤发生研究 Ⅱ.铁氧化物特征 [J].
龚子同 ;
杨德涌 ;
黄成敏 .
土壤学报, 2002, (04) :449-458
[2]   福建山地土壤的系统分类及其分布规律 [J].
陈健飞 .
山地学报, 2001, (01) :1-8
[3]   武夷山土壤分类参比 [J].
陈健飞 .
土壤, 1999, (03) :38-39+41-43
[4]   黄土中全氧化铁与气候指标的定量关系 [J].
张宗祜 ;
魏明建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13) :1219-1221
[5]   福建三个垂直带谱中土壤氧化铁的研究 [J].
周性敦 ;
庄卫民 ;
王果 ;
林幼光 .
土壤学报, 1995, (01) :23-31
[6]  
福建山地土壤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陈健飞, 2001
[7]  
土壤发育及其鉴定和分类[M]. 农业出版社 , 俞震豫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