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井铜-锡-银-铅-锌矿床的流体混合作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证据

被引:29
作者
刘伟
李新俊
谭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3] 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
[4] 北京
[5] 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流体混合; 流体包裹体; 四极质谱计; 稳定同位素; 大井铜-锡-银-铅-锌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大井铜-锡-银-铅-锌矿床的石英包裹体水的δD值集中于-100%。~-130%。,表明为大气降水来源.硫化物的δ34S值(-0.3‰~2.6‰)指示深部岩浆硫来源.根据碳酸盐矿物的δ13C值(-2.9‰~7.0‰),计算了成矿流体的CO2气体和全碳的δ13C值,分别介于-0.3‰~9.4‰和-2.6‰~11.7‰,表明主要来源于岩浆.定量模拟表明,岩浆去气不是造成流体包裹体气体组分变异的原因;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温度计也不指示相分离.在包裹体气体组分H2O-CO2,以及CO,N2,CH4和C2H6的二元协变图上,样点表现正相关关系,代表了富CO2岩浆流体与大气水来源的地下水的混合作用.地下水从古生界沉积岩的有机质中吸收了 CO,N2,CH4,C2H6和放射性成因 Ar.混合引起的冷却效应导致了矿石矿物的沉淀.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