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疏解下京津冀高科技产业创新的模块化重构

被引:3
作者
郭斌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非首都功能疏解; 京津冀; 高科技产业; 模块化创新;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7.10.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将会促使京津冀城市群深度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异地资本产业化、技术人员流动、跨区知识技能转化等因素也会重新塑造京津冀高科技产业创新的模块化空间结构。基于区域科技资源耦合的视角,本文构建京津冀高科技产业创新的模块化共生机制。同时,设计迭代模型进行数据模拟,结论为:当形成互利性模块化创新时,京津冀各创新单元及区域高科技产业的整体创新规模会显著扩大;另一方面,提高通勤运输便利度和知识技能转化率将会促使北京科技资本、技术人员向周边城市流动与迁移,缩小城市间产业创新规模及知识总量的差距,使其在区域空间内呈均匀分布,有益于推动京津冀高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京津冀地区空间经济差异分析 [J].
周明生 ;
诸子博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 18 (03) :59-67
[2]   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与主导产业选择 [J].
周明生 ;
梅如笛 .
学习与探索, 2016, (02) :98-102
[3]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路径与策略 [J].
刘雪芹 ;
张贵 .
中国流通经济, 2015, 29 (09) :59-65
[4]   模块化分工、协同与技术创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 [J].
曹虹剑 ;
张建英 ;
刘丹 .
中国软科学, 2015, (07) :100-110
[5]   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研究 [J].
陈诗波 ;
王书华 ;
冶小梅 ;
唐文豪 .
中国科技论坛, 2015, (07) :63-68
[6]   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仿真研究 [J].
叶斌 ;
陈丽玉 .
中国软科学, 2015, (04) :86-94
[7]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3) :265-270
[8]  
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 薄文广,陈飞.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9]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共生路径 [J].
郭斌 .
中国科技论坛, 2014, (10) :72-78
[10]   技术扩散和资本流动作用下中国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基于Agent的模拟 [J].
顾高翔 ;
王铮 .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80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