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站大气干湿沉降变化初探

被引:3
作者
陈海波 [1 ,2 ]
丁进牛 [1 ]
冯斌 [1 ]
李国璋 [1 ]
苏发奋 [1 ]
机构
[1] 宁夏固原市气象局
[2]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降水pH值; 干沉降; 变化; 分析;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07.044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宁夏固原站2002年以来降水pH值和大气干沉降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固原市区降水pH值和干沉降通量的时间、频率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固原的降水呈弱碱性,存在的明显的月、季变化,冬春pH值高,达到7.40以上,夏秋逐渐降低,在7.00附近变化,呈现出单峰单谷值的变化趋势,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大气干沉降通量在5月份存在极大值,12月份达到极小值。3~7月均为正距平,8~次年2月为负距平,呈明显的单峰谷型分布,自2004年以来,呈缓慢减少趋势。大气干沉降通量、降水月pH值与降水量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561 / 3565+3576 +35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宁夏六盘山区多年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J].
陈海波 ;
严华生 ;
陈文 ;
杜鑫 .
干旱气象, 2009, 27 (02) :103-110
[2]   宁夏南部山区对流云火箭增雨技术初步分析 [J].
饶彤华 ;
张成军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5) :7075-7076+7087
[3]   固原市“06.8.14”局地大暴雨分析与预报 [J].
吴志岐 ;
刘利华 ;
陈海波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6) :12008-12009+12104
[4]   全球平流层-对流层之间臭氧通量的时空演变研究 [J].
王卫国 ;
樊雯璇 ;
吴涧 ;
谢应齐 ;
袁敏 ;
陈新梅 ;
杨茜 ;
王颢樾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6) :1595-1607
[5]   广东省酸雨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秦鹏 ;
杜尧东 ;
刘锦銮 ;
宋丽莉 ;
刘爱君 ;
王谦谦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3) :297-300
[6]   全球环境大气输送模式(GEATM)的建立及其验证 [J].
罗淦 ;
王自发 .
大气科学, 2006, (03) :504-518
[7]   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 [J].
丁国安 ;
徐晓斌 ;
王淑凤 ;
于晓岚 ;
程红兵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4, (S1) :85-94
[8]   大气降尘收集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 [J].
钱广强 ;
董治宝 .
中国沙漠, 2004, (06) :119-122
[9]   河南省城市酸雨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J].
丁卫东 ;
王建英 ;
张兰真 ;
赵颖 ;
陈静 ;
赵乾杰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5) :11-14
[10]   湖南省酸雨变化特征、现状及成因分析 [J].
张龚 ;
曾光明 ;
蒋益民 ;
刘鸿亮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5)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