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非制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3
作者
侯慧丽 [1 ]
李春华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住房; 非制度因素; 福利;
D O I
10.13262/j.bjsshkxy.bjshkx.2010.05.018
中图分类号
D631.42 [户籍管理];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1201 ; 020205 ;
摘要
流动人口的住房研究以往大多集中于制度性因素的研究,但是近来对收入、教育程度、流动时间等非制度因素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住房条件受到收入和在京居住时间这两个因素的显著影响,收入越高、居住时间越长,居住状况就越好。居留的稳定性对住房状况影响显著,但是工作稳定性没有对流动人口住房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对流动人口应实行体现资产建设型的社会政策,普遍推行住房公积金的福利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及其制约因素——以福建省为例 [J].
林李月 ;
朱宇 .
人口研究, 2008, (03) :48-56
[2]   “居住权”与市民待遇:城市改造中的“第四方群体” [J].
赵晔琴 .
社会学研究, 2008, (02) :118-132+244
[3]   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 [J].
蒋耒文 ;
庞丽华 ;
张志明 .
人口研究, 2005, (04) :16-27
[4]   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对中国“五普”数据的分析 [J].
边燕杰 ;
刘勇利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82-98+243
[5]   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 [J].
刘精明 ;
李路路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52-81+243
[6]   “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119-132+244
[7]   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 [J].
吴维平 ;
王汉生 .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92-110
[8]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主编, 2004
[9]  
The Hukou System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Processes and Changes *[J] . Kam Wing Chan,Li Zhang.The China Quarterly . 1999
[10]  
Chinese rural migrants in urban enterprises: Three perspectives[J] . John Knight,Lina Song,Jia Huaibin.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