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下村农场坡地赤红壤的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8
作者
钟继洪
张秉刚
谭军
骆伯胜
卓慕宁
机构
[1] 广东省土壤研究所
[2] 广东省土壤研究所 广州
[3] 广州
[4] 广州
关键词
土壤结构; 颗粒组成; 团聚体; 孔隙性;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1993.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了博罗县下村农场坡地赤红壤的结构特征及其生产意义。结果表明,下村农场坡地赤红壤的质地较粗,土壤的团聚体含量较高,土壤的孔隙性较差;土壤粘粒、有机质,尤其是后者对土壤结构状况影响很大,土壤结构系数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1—0.05mm粗微团聚体含量、10—0.25mm水稳性团聚体及其几何平均直径值,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坡地土壤的开发利用,应注意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团聚体的破坏,并特别注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土壤物理学.[M].[美]贝弗尔(L·D·Baver)等 著;周传槐 译.农业出版社.1983,
[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法.[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物理研究室 编.科学出版社.1978,
[3]   光明畜牧场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改良途径 [J].
唐淑英 ;
杨兴邦 ;
谭军 ;
陈东民 .
土壤, 1986, (02) :79-85
[4]   红壤的物理性质及其生产意义 [J].
姚贤良 ;
于德芬 .
土壤学报, 1982, (03) :22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