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技术采油机理

被引:8
作者
胡志明 [1 ]
郭和坤 [1 ]
熊伟 [1 ]
高树生 [1 ]
薛蕙 [1 ]
机构
[1]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低渗透砾岩油藏; 核磁共振; 水驱油; 渗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9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在深入研究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砾岩油藏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采油机理。在实验室内对同一岩样分别进行水驱油实验和渗吸实验,研究不同开采方式下油水分布、采出程度及孔隙动用特征。结果表明:小孔隙占总的孔隙体积的50%以上,中孔隙和大孔隙各占20%以上,水驱采油主要发生在大孔隙和中空隙中,小空隙所做贡献很小。渗吸采油时,小孔隙内的油是采出程度得主要贡献,与水驱采油的情况明显不同。但渗吸总体采出程度比较低,渗吸速度较慢。因此水驱采油是该地区低渗透砾岩储层采油的主要技术,渗吸作用可以有效动用小孔隙,是水驱采油的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J].
丁绍卿 ;
郭和坤 ;
刘卫 ;
孙佃庆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6) :22-23+26+120
[2]   孔隙介质细观渗流DLA效应的实验研究 [J].
周宏伟 ;
谢和平 .
石油学报, 2001, (03) :52-57+4
[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空间展布研究方法 [J].
黄述旺 ;
蔡毅 ;
魏萍 ;
王安鹏 ;
祝永军 .
石油学报, 1994, (S1) :76-81
[4]   双河油田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分类及影响因素 [J].
赵跃华 ;
王敏 .
石油学报, 1994, (04)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