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

被引:34
作者
冉克平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一般人格权; 人格权; 具体人格权; 结构形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德国通过司法途径接受了一个广泛的、内容不确定的一般人格权概念,其成为《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意义上的权利。一般人格权虽然解决了立法上对于人格性权益保护的不足,但由于一般人格权没有确定的界限,难以认定为民事权利,并且在司法上产生了违法性判断的难题。在人格权的发展策略上,有特别人格权结合一般人格权与特别人格权结合人格权保护一般条款这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而后者相比前者更具有规范性。我国的人格权理论在广泛接受人格权的概念之后,已没有必要再采纳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否则会造成人格权、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之间逻辑与概念的混乱。我国人格权立法应该采纳特别人格权结合人格权保护的一般条款这一结构形式,在规定相对完善的具体人格权的同时,通过人格权保护的一般条款保护尚未类型化的人格利益,以发挥兜底条款的功能,从而保持人格权的开放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论漏洞 [J].
尹田 .
法学杂志, 2007, (05) :7-11
[3]   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 [J].
王利明 .
法商研究, 2006, (05) :16-28
[4]   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 [J].
薛军 .
法商研究, 2004, (04) :63-75
[5]   自然人具体人格权的法律探讨 [J].
尹田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4, (03) :17-23
[6]   论一般人格权 [J].
尹田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2, (04) :11-18
[7]  
民法典体系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 2008
[8]  
民法思维之展开[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尹田, 2008
[9]  
判例形成的日本新侵权行为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 圆谷峻, 2008
[10]  
欧洲合同法与侵权法及财产法的互动[M]. 法律出版社 , (德) 巴尔等,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