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期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被引:11
作者
苏慧慧 [1 ]
查小春 [1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汾河中游; 清代时期; 洪涝灾害;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0.01.016
中图分类号
TV87-092 [];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清代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与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清代268年间,汾河中游发生洪涝灾害104次,平均每2.58年发生一次。清代早期和晚期是洪涝灾害多发期,中期是洪涝灾害较少发生时期。该段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汾河中上游段支流上的汾阳、文水、介休、清徐、交城5县市。根据涝灾的等级序列得出,清代该段流域2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多,1级涝灾和3级涝灾次之,4级涝灾发生次数较少。最后对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分析表明,气候变化是汾河中游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人为因素则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这为了解汾河中游洪涝灾害长尺度变化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明代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研究 [J].
孙贵贞 ;
赵景波 .
灾害学, 2008, (03) :114-118
[2]   明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 [J].
阴雷鹏 ;
赵景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8) :56-60
[3]   汾河中游河道管理现状及思考 [J].
刘平喜 .
山西水利, 2007, (02) :77-78
[4]   汾河治理经验思考 [J].
王兵 .
山西水利科技, 2006, (04) :83-84+92
[5]   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民间控制 [J].
王尚义 ;
张慧芝 .
民俗研究, 2006, (03) :126-138
[6]   汾河流域史话 [J].
凡平 .
山西水利, 2006, (01) :106-107
[7]   汾河洪水特性分析 [J].
梁述杰 .
人民黄河, 2005, (05) :17-18+31
[8]   历史时期的汾河水利及其水文变迁 [J].
张宇辉 ;
苏红珠 .
山西水利, 2001, (05) :44-45
[9]   汾河中游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J].
杨士荣 ;
张振国 ;
付天清 .
人民黄河, 2001, (01) :42-44+46
[10]   汾河 [J].
翟光珠 .
中国水利, 1983, (03)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