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如何影响双循环参与度与收入差距——基于省级—行业层面数据

被引:74
作者
张云 [1 ]
柏培文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数智化; 双循环参与度; 收入差距;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3.0126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数智化与双循环参与度、收入差距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本文选用2012年、2015年、2017年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的区域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研究发现:其一,从产品市场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视角,数智化推动了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其二,数智化通过引致上下游价值链产品与要素市场融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畅通双循环。其三,数智化主要提升了省际间全球与国内价值链下游参与度,而下游参与度的提升效应与行业本身的价值链位置无直接关联,且主要改善了“以最终产品形式流出”的国内大循环,地理区位的联动效应仅促进了“东部—东部”省份内部的国内大循环以及东部省份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其四,双循环背景下,数智化使得“省份—行业—往来省份”相对收入差距下降得更多,在不同经济结构、市场结构与制度环境下具有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83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数字技术创新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企业数字专利的证据 [J].
黄勃 ;
李海彤 ;
刘俊岐 ;
雷敬华 .
经济研究, 2023, 58 (03) :97-115
[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和途径 [J].
洪银兴 ;
任保平 .
中国工业经济, 2023, (02) :5-16
[3]   数字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趋势的演变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22, (11) :26-42
[4]   产业关联、区域边界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基于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实证研究 [J].
郑休休 ;
刘青 ;
赵忠秀 .
管理世界, 2022, 38 (11) :56-70+145+71
[5]   中国省际贸易流量与贸易壁垒研究 [J].
李自若 ;
杨汝岱 ;
黄桂田 .
经济研究, 2022, 57 (07) :118-135
[6]   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 [J].
田秀娟 ;
李睿 .
管理世界, 2022, 38 (05) :56-73
[7]   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测度分析——兼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 [J].
黄群慧 ;
倪红福 .
管理世界, 2021, 37 (12) :40-58
[8]   数智化使能运营管理变革:从供应链到供应链生态系统 [J].
陈剑 ;
刘运辉 .
管理世界, 2021, 37 (11) :227-240+14
[9]   价值循环、经济结构与新发展格局: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国际比较 [J].
李帮喜 ;
赵奕菡 ;
冯志轩 ;
赵峰 .
经济研究, 2021, 56 (05) :4-19
[10]   数字经济、人口红利下降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 [J].
柏培文 ;
张云 .
经济研究, 2021, 56 (05) :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