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9503人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12
作者
谢冬梅 [1 ]
陈青云 [1 ]
夏宁 [1 ]
罗佐杰 [1 ]
李春灵 [1 ]
覃伟武 [1 ]
彭育欢 [2 ]
罗秋萍 [2 ]
李必迅 [3 ]
赵爱香 [4 ]
王民登 [5 ]
李舒敏 [6 ]
韦宏 [7 ]
谭菁 [7 ]
韦志明 [8 ]
陆凤机 [8 ]
戴霞 [1 ]
沈寒蕾 [1 ]
张绍峰 [1 ]
赖璐华 [1 ]
杨艳 [1 ]
韦华 [1 ]
翟日洪 [9 ]
雷新云 [10 ]
陈民生 [10 ]
韦业良 [11 ]
机构
[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贺州市人民医院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4] 百色市人民医院
[5]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6]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7] 南丹县人民医院
[8] 隆安县人民医院
[9]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
[10] 鹿寨县人民医院
[11] 凤山县砦牙乡卫生院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人群特征;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人群糖调节受损(IGR)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广西2003-2005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时行简易糖耐量试验(OGTT)的5岁以上29 503例居民资料,根据WHO1999年IGR诊断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I-IFG),单纯糖耐量减低组(I-IGT),I-IFG与I-IGT合并组(IFG/IGT)及糖尿病组(DM)。IGR则包含I-IFG、I-IGT及IFG/IGT。比较分析各组间临床特征,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IG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IGR总的粗患病率为15.81%,用2000年广西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标化患病率为10.56%;IGR各亚组的粗患病率(标化率)分别为:I-IFG 2.53%(2.08%)、I-IGT11.08%(7.14%)及IFG/IGT2.20%(1.34%);IFG、IGT、IFG/IGT占IGR的比例分别为15.97%、70.09%及13.94%。与NGT组比较,IGR人群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腰围(WC)、甘油三醋(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B细胞功能(HOMA-B)明显较低。与DM组比较,I-IFG和I-IGT组SBP、DBP、BMI、WC、TG、TC、HOMA-IR升高程度不如DM组显著,HDL、HOMA-B降低程度较DM轻。IFG/IGT组的BMI、WC、血压、血脂与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年龄、SBP、WC、TG、血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P<0.01)。结论广西人群糖调节受损的主要类型为I-IGT。IGR各亚组存在不同的代谢异常,IFG/IGT组较I-IFG和I-IGT组的BMI、WC、血压、血脂、HOMA-IR增高的程度更高,接近DM组。高龄、高血压、WC、TG、UA、HOMA-IR、糖尿病家族史为IGR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上海市社区居民糖调节受损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J].
卢伟 ;
李锐 ;
黎燕 ;
傅华 ;
金泰廙 ;
张胜年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6, (02) :122-124
[2]   糖调节受损人群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 [J].
邢小燕 ;
杨文英 ;
杨兆军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07) :504-506
[3]   糖调节受损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J].
吴晶 ;
李茂欣 .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4) :7-11
[4]   糖调节受损的病变特点和干预治疗 [J].
邢小燕 .
中国临床医生, 2005, (12) :3-5
[5]   糖调节受损人群亚组分布状态及临床特点 [J].
卢丹 ;
韩立坤 .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4, (05) :6-7
[6]   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现场调查方法 [J].
刘尊永,冯晋光,白锦,向红丁,李天麟,富振英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6, (02) :76-7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