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杀菌素对红火蚁的毒力及传导毒杀作用

被引:34
作者
曾鑫年
熊忠华
郭景
黄田福
吴上新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红火蚁研究中心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红火蚁; 多杀菌素; 毒力; 传导毒杀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82.3 [杀虫剂];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室内测定了生物源杀虫剂多杀菌素对红火蚁的触杀及胃毒毒力,并根据红火蚁的取食生理学,设计出联杯法测定毒饵的传导毒杀活性.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红火蚁工蚁的触杀LC50为3.44 mg/L,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氟虫腈的LC50值0.76 mg/L;而胃毒LC50为4.22 mg/kg,显著低于氟虫腈的LC50值6.19 mg/kg.联杯法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能通过工蚁的取食和交哺行为进行传导,传导毒力随供药工蚁取食毒饵的活性成分含量上升而增高;当毒饵活性成分为53.64 mg/kg时,处理后8 d受药试蚁死亡率达(64.70±2.37)%.本研究结果显示,多杀菌素对红火蚁具有高胃毒低触杀毒力,适合用于制备红火蚁毒饵的杀虫活性成分,其传导毒杀活性能用联杯法进行测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红火蚁实时荧光分子检测方法 [J].
陈岩 ;
陈乃中 ;
朱水芳 ;
陈洪俊 .
植物检疫, 2005, (04) :204-206
[2]   红火蚁的危害及国外有效防治方法 [J].
刘政军 ;
刘治波 ;
刘志俊 .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5, (07) :29-31
[3]   生物杀虫剂多杀菌素的中毒症状和作用机理 [J].
徐志红 ;
蒋志胜 .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4, (02) :25-28
[4]   多杀菌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J].
聂果 ;
王广成 ;
张忠明 ;
吴春先 ;
陈丙坤 .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3, (08)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