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为最主要性交往途径的男男性行为者HIV/AIDS相关性行为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秀芳 [1 ]
张北川 [1 ]
储全胜 [2 ]
汪宁 [3 ]
王燕飞 [4 ]
于增照 [4 ]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
[2]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4] 青岛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互联网; 艾滋病; 性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以互联网为最主要性交往途径的男男性行为者(MSM)HIV/AIDS相关性行为。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对9城市MSM开展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互联网问题应答者2178名。是否以互联网为最主要性交往途径者分别占45.6%和54.4%。73.1%的MSM曾登陆过男同性爱者(gay)相关网站,登陆者中83.0%曾通过gay网站寻找性伴,其中91.7%曾与gay网友见面并性交过。互联网组MSM近6个月同性性伴总数及口交、主动肛交和被动肛交性伴数分别为5.73个、5.13个、4.67个和3.51个,均明显少于非互联网组的10.3个、8.71个、8.26个和6.06个(P值均<0.01);互联网组MSM近一年曾有同性群交应答百分比为16.7%,明显低于非互联网组的20.5%(P<0.01)。互联网组MSM曾口交、肛交、近6个月有肛交及有固定性伴者应答百分比分别为94.7%、95.1%、83.4%和52.6%,均明显高于非互联网组的89.6%、86.5%、75.5%和46.7%(P值均<0.01);互联网组MSM近一年参与同性指交、有出血性交及去异地性交者应答百分比分别为52.2%、36.4%和28.1%,均明显高于非互联网组的38.5%、21.9%和22.7%(P值均<0.01),其中曾有过同性出血性交OR值最高,为2.04(1.68-2.47)。结论互联网的利用对MSM人群HIV/AIDS相关性行为有双重影响。应充分利用gay网站对MSM进行健康教育和HIV/AIDS干预。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活动场所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比较研究 [J].
邢建民 ;
武锋 ;
郑军 ;
陈曦 ;
张孔来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 (04) :347-349
[2]   中小城市男男性接触者网络接触与高危行为的关系研究附视频 [J].
甘春霞 ;
张娟娟 ;
罗炎平 ;
田小兵 .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6, (04) :315-317
[3]   男男性接触者的危险性行为:一项通过互联网的调查 [J].
王全意 ;
Michael W Ross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05) :335-337
[4]   男-男性接触者梅毒和HIV感染及性行为调查 [J].
杨振发 ;
房思宁 ;
蔡文德 ;
段立华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3, (11) :16-17
[5]   2001年1109例男男性接触者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监测与调查 [J].
张北川 ;
李秀芳 ;
史同新 ;
曹宁校 ;
胡铁中 .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 (03) :44+25+45-46
[6]   Ongoing risk behavior among persons with HIV in medical care [J].
Golden, Matthew R. ;
Wood, Robert W. ;
Buskin, Susan E. ;
Fleming, Mark ;
Harrington, Robert D. .
AIDS AND BEHAVIOR, 2007, 11 (05) :726-735
[7]   HIV behavioral research online [J].
Chiasson, MA ;
Parsons, JT ;
Tesoriero, JM ;
Carballo-Dieguez, A ;
Hirshfield, S ;
Remien, RH .
JOURNAL OF URBAN HEALTH-BULLETIN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MEDICINE, 2006, 83 (01) :73-85
[8]  
A new meeting place: chatting on the Internet, e-dating and sexual risk behaviour among Dutch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J] . Harm J Hospers,Gerjo Kok,Paul Harterink,Onno de Zwart.AIDS . 200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