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账户的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研究——以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为例

被引:20
作者
杨欣
蔡银莺
张孝宇
张安录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模型;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武汉城市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903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论文以区域农田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以经济发展程度、区域农田生态赤字/盈余与区域提供的生态承载力比值为调节系数,建立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模型,基于农田生态账户的概念从县(市、区)级层面对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的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额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武汉城市圈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5.00×108元,涉及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额2.31×108元。2 48个县(市、区)中,24个为农田生态支付区,支付区中武昌区的支付量最大,达到5 967.92×104元,最小为14.94×104元(铁山区);24个受偿区中最大受偿额为238.91×104元(黄陂区),最小为5.14×104元(英山县)。3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量占地方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在0.07%5.24%之间波动。论文提出的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模型简单、可行,也适用于其他更高或更低的尺度上有农田分布的地区进行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额度的核算。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基于生态价值当量的中国省域生态补偿额度研究 [J].
刘春腊 ;
刘卫东 ;
徐美 .
资源科学, 2014, 36 (01) :148-155
[2]  
武汉城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J]. 曾杰,李江风,姚小薇.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3]   农田生态盈亏空间差异与跨区域均衡机制——基于生态账户的武汉城市圈实证分析 [J].
杨欣 ;
蔡银莺 ;
张安录 ;
余亮亮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2) :57-64
[4]   闽江流域跨界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J].
饶清华 ;
邱宇 ;
王菲凤 ;
许丽忠 ;
张江山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10) :1897-1903
[5]   生态补偿过程动态演化机制及其稳定策略研究 [J].
曹洪华 ;
景鹏 ;
王荣成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9) :1547-1555
[6]   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户退耕受偿意愿的调查分析 [J].
冯琳 ;
徐建英 ;
邸敬涵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5) :938-944
[7]   基于耕地生态足迹的重庆市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研究 [J].
施开放 ;
刁承泰 ;
孙秀锋 ;
左太安 .
生态学报, 2013, 33 (06) :1872-1880
[8]   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J].
赵雪雁 ;
张丽 ;
江进德 ;
侯成成 .
地理研究, 2013, 32 (03) :531-542
[9]   流域生态补偿意愿的WTP与WTA差异性研究:基于辽河中游地区居民的CVM调查 [J].
徐大伟 ;
刘春燕 ;
常亮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3) :402-409
[10]   基于GIS的安徽省会经济圈区域生态补偿优先等级研究 [J].
孙贤斌 ;
黄润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01) :152-15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