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对小麦生长和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被引:57
作者
刘全吉
孙学成
胡承孝
谭启玲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 砷; 光合速率(Pn); 气孔导度(Gs); 胞间CO2浓度(Ci); 蒸腾速率(Tr); 叶绿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砷对小麦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速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砷浓度的提高,小麦根长生长量和地上部分生长量较对照减少;鲜重和砷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在0~90mg/L砷处理内,Pn、Gs、Tr都随砷的浓度的提高而降低;Ci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在As≤30mg/L时Ci逐渐降低,气孔限制值Ls升高,使Pn下降,造成气孔性限制;而As>30mg/L时,Ci升高,气孔限制值Ls下降,Pn降低,造成了非气孔性限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在As≤30mg/L时变化一致,都有所升高;但是当As>60mg/L时,小麦趋于死亡,水分利用率降低。叶绿素含量在0~10mg/LAs处理内,差异不显著,在较高砷浓度(As>30mg/L)时叶绿素显著下降。这说明较低浓度的砷不会抑制小麦叶绿素的合成。砷主要是毒害小麦根系生长,造成植株体光合作用的气孔性限制和非气孔性限制出现,最终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854 / 8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现代植物生理学.[M].李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环境毒理学.[M].孟紫强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  
环境优先污染物.[M].中国环境优先监测研究课题组 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4]  
环境的科学.[M].[日]馆稔等 编;薛德榕等 译.科学出版社.1978,
[5]   土壤砷污染对蔬菜砷含量及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J].
蔡保松 ;
陈同斌 ;
廖晓勇 ;
谢华 ;
肖细元 ;
雷梅 ;
张国平 .
生态学报, 2004, (04) :711-717
[6]   污染水稻田中土壤含砷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J].
廖晓勇 ;
陈同斌 ;
肖细元 ;
黄泽春 ;
安志装 ;
莫良玉 ;
李文学 ;
陈煌 ;
郑袁明 .
地理研究, 2003, (05) :635-643
[7]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 [J].
陈同斌 ;
韦朝阳 ;
黄泽春 ;
黄启飞 ;
鲁全国 ;
范稚莲 .
科学通报, 2002, (03) :207-210
[8]   土壤环境中的砷及其生态效应 [J].
张国祥,杨居荣,华珞 .
土壤, 1996, (02) :64-68
[9]   Effects of iron and manganese plaques on arsenic uptake by rice seedlings (Oryza sativa L.) grown in solution culture supplied with arsenate and arsenite [J].
Liu, WJ ;
Zhu, YG ;
Smith, FA .
PLANT AND SOIL, 2005, 277 (1-2) :127-138
[10]   Soil As contamination and its risk assessment in areas near the industrial districts of Chenzhou City, Southern China [J].
Liao, XY ;
Chen, TB ;
Xie, H ;
Liu, YR .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5, 31 (06) :79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