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断裂调节带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19
作者
李宝刚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高邮凹陷; 断裂调节带; 真武断裂系; 吴堡断裂系; 石油地质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断裂调节带是构造变形区调节构造平衡的一类重要的地质构造。综合地质、地震等分析资料对高邮凹陷主要断裂系构造的分布特征及其各构造带的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内存在真武-吴堡断层同向类叠置型、真②断层内同向类叠置型、吴①断层内同向类共线型、汉留-吴②断层间共轭反向类共线型4种断裂调节带类型。凹陷内同向类调节带易形成主水系通道,各种沉积扇体和鼻状圈闭发育,而且临近凹陷内生油中心,易于形成油气富集带,是油田的主要分布区;而共轭反向类调节带则位于凹陷内低幅凸起,其水系不发育,缺乏沉积砂体,远离生油中心,不利于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32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断陷湖盆沟谷及构造坡折对砂体的控制作用 [J].
冯有良 .
石油学报, 2006, (01) :13-16
[2]   传递带及其在砂体发育中的作用 [J].
陈发景 ;
贾庆素 ;
张洪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44-148
[3]   东营凹陷北带转换带构造与储集体分布 [J].
孙向阳 ;
任建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21-23
[4]   高邮凹陷深大断裂与油气的关系 [J].
徐健 ;
曹冰 ;
罗龙玉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S2) :27-28+5
[5]   山东惠民凹陷伸展构造及调节带特征 [J].
王纪祥 ;
陈发景 ;
李趁义 .
现代地质, 2003, (02) :203-209
[6]   伸展地区变换构造研究进展 [J].
刘剑平 ;
汪新文 ;
周章保 ;
陶国强 ;
文绵良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3) :27-32
[7]   调节带和转换带及其在伸展区的分段作用 [J].
赵红格 ;
刘池阳 ;
杨明慧 ;
王定一 .
世界地质, 2000, (02) :105-111
[8]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J].
周建生 ;
杨池银 ;
陈发景 ;
陈昭年 .
现代地质, 1997, (04) :18-21+23-26
[9]   What controls relay ramps and transfer faults within rift zones? Insights from analogue models [J].
Acocella, V ;
Morvillo, P ;
Funiciello, R .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05, 27 (03) :397-408
[10]   Scaling of transfer zones in the British Isles [J].
Peacock, DCP .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03, 25 (10) :1561-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