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坡耕地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植物篱笆水土保持效应及机理研究

被引:45
作者
李新平
王兆骞
陈欣
方志国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植物篱笆; 人工模拟降雨; 水土保持效应; 机理;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2.02.010
中图分类号
S157.4 [农业技术措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结果表明 ,与大豆单作相比 ,黄花菜和百喜草植物篱笆径流量、侵蚀量分别减少了 4 .6 7% ,37.82 % ,植物篱笆处理和大豆单作处理的径流量、侵蚀量与开始形成径流所经历的时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而径流量与侵蚀量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建立了相应的降雨产流、降雨产沙、径流侵蚀回归模型。植物篱笆的水土保持机理表现在 :植物篱笆地上部的缓流和分流作用 ,有效地减弱径流的携沙能力 ,减少了细沟侵蚀 ;地上部分可阻挡土壤大颗粒和过滤土壤小颗粒 ;植物篱笆地下部根系显著改善了耕层土壤的物理性状 ,显著提高了土壤的抗冲性 ;土壤性状显著增强了土壤的入渗能力 ,植物篱笆带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土壤入渗量和较大的稳定入渗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干旱河谷区坡耕地等高植物篱种植系统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J].
孙辉 ;
唐亚 ;
赵其国 ;
张炎周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1) :84-87+103
[2]   浙江红壤区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与日雨量模型研究 [J].
郭新波 ;
王兆骞 ;
张如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3) :35-37+128
[3]   植物篱逐步梯化技术试验研究 [J].
尹迪信 ;
唐华彬 ;
朱青 ;
李裕荣 ;
李登美 ;
梁大超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84-87
[4]   坡地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养分时间过程初步研究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藤元新 ;
张光远 ;
蔡崇法 ;
王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3) :46-51
[5]   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研究 [J].
卢金发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4) :10-15
[6]   不同生物埂生态效益的模糊对比分析与评价 [J].
王喜龙 ;
蔡强国 ;
王忠科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3) :27-32
[7]   坡地等高植物篱带间距对表土养分流失影响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张光远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2) :24-30
[8]   植物篱笆减少侵蚀的原因分析 [J].
蔡强国 ;
黎四龙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2) :55-61
[9]   三峡库区植物篱坡地农业技术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J].
申元村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2) :62-67
[10]   黄土高原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能的研究——Ⅰ.油松人工林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增强效应 [J].
李勇 ;
吴钦孝 ;
朱显谟 ;
田积莹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0, (01)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