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12
作者
王国栋 [1 ,2 ]
王焰新 [1 ]
涂建峰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2] 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室
[3]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关键词
水源区;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丹江口库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2.21.01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因工程而受益的各方应向受损方进行补偿。以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和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分析了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基于经济外部性理论及水源区3县与邻近3县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结果,提出了生态补偿原则、主体、标准和方式,补偿资金筹措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学习《报告》精神 做好水源保护 [J].
崔军 .
中国西部科技, 2006, (06) :19-20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问题与对策 [J].
刘兆孝 ;
穆宏强 ;
陈蕾 .
人民长江, 2009, 40 (16) :73-75
[3]   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 [J].
庄国泰,高鹏,王学军 .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6) :413-418
[4]   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 [J].
朱金兆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01)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