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鞠卫萍
迟相林
李姗
于永鹏
机构
[1] 潍坊医学院附属文登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溶血磷脂素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1 [短暂性脑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和其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并明确诊断为TIA的患者97例,所有患者行头及颈CT血管成像(CTA)检查以评估颅内外血管病变情况。根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分为四组:无狭窄组、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组。采用定磷法测定所有TIA患者的血浆LPA水平,对可能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无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11例,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86例,其中轻度狭窄者39例,中度狭窄者32例,重度狭窄并闭塞者的患者1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血浆LPA水平等因素在不同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的TIA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6.933,P=0.000;χ2=16.413,P=0.001;F=4.456,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与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独立相关,血浆LPA水平与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取LPA 2.5μmol/L为界值,LPA>2.5μmol/L是TIA患者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OR=2.277,P=0.061),高血压、卒中史也与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但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PA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347,P=0.000),校正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史等因素后相关性仍存在(r=0.214,P=0.039)。结论 TIA患者血浆LPA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病变等级存在相关性,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越高,LPA水平也就越高。血浆LPA水平或可作为TIA患者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溶血磷脂酸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预警因子的观察 [J].
刘峰 ;
雷刚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2, 20 (07) :661-662
[2]   脑梗死患者溶血磷脂酸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J].
魏琰 ;
崔永健 ;
王晓莉 ;
付广印 ;
袁栋才 ;
朱建国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 (06) :599-599
[3]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 [J].
王菲 ;
姜建东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2, (04) :278-283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与ABCD2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J].
郑福浩 ;
于潇华 ;
迟相林 ;
李振光 ;
王道珍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5 (03) :755-758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J].
毕齐 ;
骆迪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 4 (08) :1188-1189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微栓子的监测 [J].
祁风 ;
余科 ;
韦朝霞 ;
刘祖佑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 (01) :33-35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J]. 王伊龙.中华内科杂志. 2007(10)
[8]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变化 [J].
李振光 ;
伍期专 ;
唐朝枢 ;
于占彩 ;
王远臣 ;
姚存姗 ;
周慧杰 ;
杨素国 ;
于战涛 .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13) :19-20
[9]   微栓子信号在评价抗血小板药治疗中的作用初步探讨 [J].
王遐 ;
潘旭东 ;
马爱军 ;
张静静 ;
王琨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1, (03) :204-208
[10]   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J].
孔晶晶 ;
王默力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