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地裂缝动态发育规律及治理标准探讨

被引:39
作者
刘辉 [1 ,2 ]
邓喀中 [3 ]
雷少刚 [3 ]
卞正富 [3 ]
陈东娅 [4 ]
机构
[1]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2] 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学院
[3]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4]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关键词
西部矿区; 开采沉陷; 地裂缝; GPR; 治理标准;
D O I
10.13545/j.cnki.jmse.2017.05.009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西部矿区浅埋煤层开采造成的地裂缝灾害,以神东矿区为研究基地,对大柳塔矿22201,52304工作面开采的地裂缝进行了持续动态监测,研究了采动地裂缝的动态发育规律,建立了采动地裂缝发育深度和宽度、落差之间的定量函数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动过程中的临时性地裂缝治理标准和依据。研究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动过程中的临时性裂缝呈现"增大-减小-闭合"的动态规律;地裂缝发育深度与宽度之间存在线性增大的正比例关系,深度与落差之间存在对数关系;为保证安全生产,当"由上到下"扩展的地裂缝与"自下而上"发育的导水裂隙带贯通时,临时性裂缝需要治理,治理标准为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地裂缝深度之和大于煤层埋深,治理依据为裂缝最大安全宽度或最大安全落差。
引用
收藏
页码:884 / 8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风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土地损伤的演变与自修复特征
    王新静
    胡振琪
    胡青峰
    陈超
    [J]. 煤炭学报, 2015, 40 (09) : 2166 - 2172
  • [2]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sliding ground fissure in loess hilly areas caused by underground mining[J]. Liu Hui,Deng Kazhong,Lei Shaogang,Bian Zhengf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04)
  • [3] 边坡潜在滑移面关键单元岩体裂隙演化特征细观试验与滑移机制研究
    赵洪宝
    李华华
    王中伟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 (05) : 935 - 944
  • [4] 采煤沉陷对沙地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毕银丽
    邹慧
    彭超
    史腊梅
    [J]. 煤炭学报, 2014, 39(S2) (S2) : 490 - 496
  • [5] 山区采动地表裂缝预测方法研究
    韩奎峰
    康建荣
    王正帅
    吴侃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4, 31 (06) : 896 - 900
  • [6] 基于分形理论的采动裂隙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李宏艳
    王维华
    齐庆新
    张浪
    [J]. 煤炭学报, 2014, 39 (06) : 1023 - 1030
  • [7] 风积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特征与发生发育规律
    胡振琪
    王新静
    贺安民
    [J]. 煤炭学报, 2014, 39 (01) : 11 - 18
  • [8] 超高水材料地裂缝充填治理技术
    刘辉
    雷少刚
    邓喀中
    于洋
    王业显
    [J]. 煤炭学报, 2014, 39 (01) : 72 - 77
  • [9] 沟深对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的影响规律研究
    张志强
    许家林
    刘洪林
    李虎威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3, 30 (04) : 501 - 505+511
  • [10] 开采引起地表塌陷型裂缝的形成机理分析
    刘辉
    何春桂
    邓喀中
    卞正富
    范洪冬
    雷少刚
    张安兵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3, 30 (03) : 380 -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