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20
作者:
郑延松
郑秋甫
段留法
张丽萍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肾科
[2]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肾科 北京
[3] 北京
来源: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D-二聚体;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D 二聚体水平与冠心病 (CHD)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6 7例CHD患者和 4 3例健康对照者的D 二聚体水平 ,以性别 ,年龄 ,体重指数 (BMI) ,是否并发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 ,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尿酸、纤维蛋白原 (Fib)浓度、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 (hs CRP)水平为危险因素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HD组的D 二聚体水平为 ( 338.5 2± 15 6 .92 ) μg/L ,对照组为 ( 2 2 1.72± 4 2 .0 2 ) μg/L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采用多样本的秩和检验发现稳定型心绞痛 (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D 二聚体水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1) ,AMI患者最高 ,依次为AMI >UAP >SAP和OMI≥对照者。与血浆D 二聚体水平具有等级相关关系的因素有年龄、BMI、吸烟量、Fib、Hcy、hs CRP、并发高血压和糖尿病。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年龄、Hcy和hs CRP与D 二聚体独立相关 ,Fib与其有独立相关的趋势。结论 :CHD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 ,不同类型的CHD患者的血浆D 二聚体水平也不同 ;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