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长季蒸散与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

被引:4
作者
张玉翠 [1 ,2 ]
沈彦俊 [1 ]
裴宏伟 [1 ,2 ]
杨树聪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涡度相关(EC); 蒸散量(ET); 冬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WUE); 华北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的涡度相关仪器观测数据,分析了2008年华北平原冬小麦的蒸散以及群体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变化对蒸散量影响显著,冬小麦各生育期平均日蒸散量最大值为6.6mm,出现在灌浆期,最小值出现在返青-起身期为0.3mm。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整个生育期内在0.1~12.3g/kg之间变化,在灌浆初期达到最高值。蒸散量和群体水分利用效率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CO2通量的变化趋势与WUE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鲁西北平原农田耗水规律与测定方法比较 [J].
刘恩民 ;
张代桥 ;
刘万章 ;
刘玉洁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2) :190-196
[2]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J].
李俊 ;
于强 ;
孙晓敏 ;
同小娟 ;
任传友 ;
王靖 ;
刘恩民 ;
朱治林 ;
于贵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210-223
[3]   黄土塬区麦田蒸散特征 [J].
甘卓亭 ;
刘文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435-1438
[4]   冬小麦农田尺度瞬态CO2通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郭家选 ;
李玉中 ;
梅旭荣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3) :78-81
[5]   华北平原冬小麦田间蒸散与棵间蒸发的变化规律研究 [J].
孙宏勇 ;
刘昌明 ;
张喜英 ;
张永强 ;
裴冬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4, (03) :67-69
[6]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水、热与CO2通量的测定 [J].
张永强 ;
刘昌明 ;
于强 ;
贾金生 ;
沈彦俊 ;
孙宏勇 ;
唐常源 ;
A.Kondoh .
地理学报, 2002, (03) :333-342
[7]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内涵及研究进展 [J].
王会肖 ;
刘昌明 .
水科学进展, 2000, (01) :99-104
[8]   大型蒸渗仪与小型棵间蒸发器结合测定冬小麦蒸散的研究 [J].
刘昌明 ;
张喜英 ;
由懋正 .
水利学报, 1998, (10) :3-5
[9]   麦田能量平衡及潜热分配特征分析 [J].
沈彦俊 ;
刘昌明 ;
莫兴国 ;
于沪宁 ;
不详 .
生态农业研究 , 1997, (01)
[10]  
Evapotranspiration components determined by stable isotope, sap flow and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s[J] . D.G. Williams,W. Cable,K. Hultine,J.C.B. Hoedjes,E.A. Yepez,V. Simonneaux,S. Er-Raki,G. Boulet,H.A.R. de Bruin,A. Chehbouni,O.K. Hartogensis,F. Timouk.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