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使用“举国体制”概念的置疑

被引:23
作者
于善旭
机构
[1]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关键词
体育体制; 举国体制; 改革;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02.02.013
中图分类号
G8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举国体制”的背景和作用 ,指出它曾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体制的概括 ,在今天使用这类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概念 ,应充分考虑其与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程度 ,充分估计其对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认为体育体制改革是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性变革 ,而不是在原有框架内的改良 ;将“举国体制”仅限定在竞技体育领域 ,与整个体育体制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 ;“举国体制”在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和方式上 ,背离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举国体制”在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不能保证和推动我国体育的发展 ,因此不宜再用“举国体制”的概念来称谓我国当前的体育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 [J].
鲍明晓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4) :48-51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M]..人民出版社.2000,
[3]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江泽民报告;.人民出版社.1997,
[4]  
体育管理学教程.[M].孙汉超;秦椿林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5]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名词术语解释.[M].钟财编著;.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