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证辨证与相关蛋白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20
作者
谭秦湘
吕志平
钟小兰
张晓刚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
关键词
肝郁证; 血清蛋白质组; 二维凝胶电泳分离技术;
D O I
10.13192/j.ljtcm.2006.02.33.tanqx.014
中图分类号
R256.4 [肝胆系病证];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运用血清蛋白质组技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不同疾病组肝郁证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清为样本,通过二维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分制备蛋白质图谱,分析比较正常组与肝郁证组血清蛋白质图谱,发现差异蛋白群。建立重复稳定的血清蛋白质技术,以期为进一步生物质谱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与肝郁证相关的蛋白质;从整体上探讨肝郁证特有蛋白质的表达,研究揭示肝郁证候的重要相关蛋白质特性奠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5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肝郁证T、B淋巴细胞活性改变及疏肝治疗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陈松 ;
李家邦 ;
朱双罗 ;
李立新 ;
陈继嵩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2) :7-8
[2]   肝气郁结证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 [J].
陈泽奇 ;
陈国林 ;
金益强 ;
黎杏群 ;
李家邦 ;
胡随瑜 ;
赵玉秋 ;
石林阶 ;
李学文 ;
张翔 ;
陈昌华 ;
鄢东红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 (10) :21-23+26
[3]   肝郁动物模型肝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观察 [J].
吕志平 ;
刘承才 .
湖南中医杂志, 2000, (05) :61-62
[4]   中医肝的三类证候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 [J].
金益强 ;
黎杏群 ;
李家邦 ;
陈国林 ;
陈国桢 ;
潘其民 ;
胡随瑜 ;
易振佳 .
医学研究通讯, 2000, (03) :20-21
[5]  
中医肝脏象现代研究与临床.[M].金益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