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的集体行动困境: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36
作者
蔡荣 [1 ]
王学渊 [2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CFSSS中心
[2]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集体行动; 搭便车; 社员异质性;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3.04.011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合作社对内提供的各项服务具有公共品特征,其功能的实现程度从长期看主要与社员的惠顾承诺有关。本文以苹果产业为案例背景,利用调查数据实证考察合作社内部搭便车现象,重点分析社员规模、社员异质性、选择性激励等因素对搭便车程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社员规模越大或社员异质性越突出的合作社,社员搭便车程度越高;选择性激励对搭便车程度的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是选择性激励执行效果欠佳;合作社类型和有无冷库对搭便车程度的影响不显著,但成立时间对搭便车程度的影响为负。本文认为,合作社设置资格门槛筛选合适社员以适度控制社员规模、鼓励耕地在合作社内部自由流转以降低社员异质性、切实执行选择性激励措施并提高激励强度是缓解社员搭便车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111 +111-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兼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J].
马彦丽 ;
孟彩英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5) :55-60+111
[2]  
Inter-firm cooper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free riding behavior: an empirical study of voluntary retail chains[J] . Aksel I. Rokkan,Arnt Buvik.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 2003 (5)
[3]   Economic inequality and burden-sharing in the provision of lo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J].
Cardenas, JC ;
Stranlund, J ;
Willis, C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 40 (03) :37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