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堆肥诱导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9
作者
赵娜 [1 ]
蔡昆争 [1 ]
汪国平 [2 ]
王勇 [3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3] 广东省佛山市农业局
关键词
番茄; 青枯病; 叶片; 堆肥; 保护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412 [番茄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以干式养殖模式生产的家畜粪便制作的有机堆肥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堆肥混土和堆肥浸渍液处理对番茄青枯病的控制效果和对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堆肥使用方法及剂量对番茄青枯病均有一定控制效果,其中以1∶1、1∶3的浸渍液(V/V)和10%的堆肥混土处理(W/W)控病效果较好,在接菌后27d分别比不加堆肥处理降低病情指数69.4%、31.5%和13.0%。堆肥施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番茄叶片保护酶的活性,浓度较高的处理增加幅度较大,这与控病效果是一致的。混土处理以10%的效果最好,接菌后第3d和第5d对番茄叶片POD活性的增加幅度分别达20.9%和11.4%,POD活性增加61.9%和267.0%,而对PAL活性影响不大。浸渍液处理则以1∶1的增加幅度较大,在接菌后5d对POD、SOD、PAL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09.5%、185.1%和48.2%;1∶3的次之,SOD和POD活性的增加幅度分别为55.1%和31.67%。研究结果表明,堆肥的不同使用方法及剂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番茄的青枯病,提高番茄叶片的保护酶活性,从而在增强作物的抗病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混土处理和浸渍液的不同使用方法存在浓度差别。
引用
收藏
页码:2058 / 20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 [J].
孙永明 ;
李国学 ;
张夫道 ;
施晨璐 ;
孙振钧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8) :169-173
[2]   生态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蔡燕飞 ;
廖宗文 ;
章家恩 ;
孔维栋 ;
何成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3) :349-353
[3]   有机肥对茄子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 [J].
张广臣 ;
叶景学 ;
张晓明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66-70
[4]   苜蓿抗感褐斑病品种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J].
袁庆华 ;
桂枝 ;
张文淑 .
草业学报, 2002, (02) :100-104
[5]   沤肥浸渍液对黄瓜霜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 [J].
马利平 ;
高芬 ;
武英鹏 ;
乔雄梧 .
植物保护学报, 1996, (01) :56-60
[6]   黄瓜感染霜霉病菌叶片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 [J].
李靖 ;
利容千 ;
袁文静 .
植物病理学报, 1991, (04) :39-45
[7]  
Suppressiveness of 18 composts against 7 pathosystems: Variability in pathogen response[J] .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6 (8)
[8]   Use of sewage sludge compost and Trichoderma asperellum isolates to suppress Fusarium wilt of tomato [J].
Cotxarrera, L ;
Trillas-Gay, MI ;
Steinberg, C ;
Alabouvette, C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2, 34 (04) :4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