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出克氏针茅是以无性繁殖为主。分蘖芽集中在秋季,春季极少和长新根,种子发芽迟,发芽率达74%,幼苗出现第三片真叶后,如不长新根,均已枯死。克氏针茅草原的代表群落是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组成的类型,由于放牧所造成演替趋向:即向旱生化发展和以冷蒿为建群种,由于缓坡覆沙地形向灌丛化发展,克氏针茅草原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呈单峰型曲线,高值在9月份,年度变化是在一定范围内摆动。克氏针茅、糙隐子草群落生物量是内蒙古东部偏高;冷蒿为建群种的群落集中分布于乌兰察布草地,生物量是北部比南部高;灌丛化群落生物量无一定规律。克氏针茅草原地下部生物量为地上部分的22倍以上,根量集中于土层0—15cm,占总根量82%,体积占77.75%,长度达10.38公里,根系系数为0.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