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系统恢复力研究

被引:5
作者
孙才志 [1 ,2 ]
胡冬玲 [1 ]
杨磊 [1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辽宁省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恢复力; 指标体系; 下辽河平原; GIS空间叠加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科学把握地下水系统恢复力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地下水含水层特性、补给条件、区域特点、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5个方面选取26个典型指标构建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系统恢复力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叠加技术对其地下水系统恢复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民-辽中平原、柳河平原和南部滨海平原地下水系统恢复力较强;辽河冲积扇、浑河冲积扇、太子河冲积扇及西部扇前平原的部分地区恢复力处于中等水平;大小凌河冲积扇、羊肠河冲积扇、黑鱼沟河冲积扇、海城河冲积扇和北部的阜新、铁岭等地恢复力最弱,有待进一步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GIS支持下的二松流域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D].赵卓.东北师范大学.2009, 11
[2]   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孙才志 ;
刘玉玉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665-5674
[3]   论华北地区地下水生态环境恢复 [J].
苏莹莹 ;
刘国强 .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9, 37 (03) :15-16
[4]   基于复合权重-GIS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J].
曾庆雨 ;
田文英 ;
王言鑫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9, 29 (02) :23-26
[5]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恢复研究进展 [J].
刘东 ;
马永胜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8) :140-144
[6]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述 [J].
孙晶 ;
王俊 ;
杨新军 .
生态学报, 2007, (12) :5371-5381
[7]   山西省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价研究 [J].
于翠松 .
水利学报, 2007, (S1) :495-499
[8]   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 [J].
刘婧 ;
史培军 ;
葛怡 ;
王静爱 ;
吕红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2) :211-218
[9]   河口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J].
孙涛 ;
杨志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3) :126-129
[10]   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J].
张永泽 ;
王? .
生态学报, 2001, (02) :30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