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聚类的社会评价模型及省辖市的实证

被引:18
作者
迟国泰
程砚秋
王丽君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综合评价; 评价模型; 国民幸福指数; 准基尼系数; 灰色聚类;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0.06.00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根据人民生活质量,教育卫生等五个准则层构建了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角白化权函数理论,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的社会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辽宁省14个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将可观测的国民幸福指数纳入评价体系,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改变了现有评价没有考虑人民幸福程度的缺点。二是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线等可获得数据指标计算准基尼系数,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现象,解决了现阶段因辽宁省未统计基尼系数指标而无法对社会发展进行科学评价的问题。三是通过在灰色聚类评价模型中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使权重结果客观并唯一,避免了主观赋权方法得出的因人而异的现象。四是运用灰色聚类模型对辽宁省各地区社会发展进行聚类评价,有效地揭示了辽宁省各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各地区和谐社会进程监测与评价 [J].
孙小素 ;
牛金虎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2) :38-44
[2]   灰色熵权聚类决策方法研究 [J].
米传民 ;
刘思峰 ;
党耀国 ;
方志耕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6, (12) :1823-1825+1844
[3]   关于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探讨 [J].
朱孔来 ;
曹圆圆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3-5
[4]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梅松 ;
齐心 .
北京社会科学, 2006, (01) :62-66
[5]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张德存 .
统计与决策, 2005, (21) :9-11
[6]   开展社会影响评价的SWOT分析 [J].
伍跃辉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5, (04) :109-110
[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J].
潘安娥 ;
杨青 .
中国软科学, 2005, (07) :118-121
[8]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M].迟国泰; 等著.科学出版社.2009,
[9]  
社会指标体系.[M].朱庆芳;吴寒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