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的气候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27
作者
韩永翔 [1 ]
张强 [1 ]
董光荣 [2 ]
宋连春 [1 ]
奚晓霞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沙尘暴; 气候环境效应; 阳伞效应; 冰核效应; 铁肥料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沙尘暴可通过起沙、传输和沉降过程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5大圈层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研究全球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重要纽带和关键环节之一。在简单概述了沙尘源区和传输特征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沙尘对气候、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更广泛、更深刻的气候和环境效应。并就沙尘的“阳伞效应”、“冰核效应”和“铁肥料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阐述。结果表明沙尘暴像任何自然过程一样,对气候、环境及人类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亚洲大陆沙尘过程与北太平洋地区生物环境效应:以2001年4月中旬中亚特大沙尘暴为例
    韩永翔
    奚晓霞
    方小敏
    宋连春
    杨胜利
    [J]. 科学通报, 2005, (23) : 2649 - 2655
  • [2] 北太平洋地区春季粉尘的空间分布特征——观测及模拟
    韩永翔
    赵天良
    宋连春
    康凤琴
    奚晓霞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3) : 257 - 261
  • [3] 青藏高原沙尘及其可能的气候意义
    韩永翔
    奚晓霞
    宋连春
    叶燕华
    李耀辉
    [J]. 中国沙漠, 2004, (05) : 72 - 76
  • [4] 近年来我国沙尘暴研究的新进展
    李耀辉
    [J]. 中国沙漠, 2004, (05) : 100 - 106
  • [5]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吕连清
    方小敏
    鹿化煜
    韩永翔
    杨胜利
    李吉均
    安芷生
    [J]. 科学通报, 2004, (11) : 1091 - 1098
  • [6] 青藏高原沙尘特征与高原黄土堆积:以2003-03-04拉萨沙尘天气过程为例
    方小敏
    韩永翔
    马金辉
    宋连春
    杨胜利
    张小曳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4, (11) : 1084 - 1090
  • [7] 2001年4月8日强沙尘暴天气的数值模拟研究
    康凤琴
    李耀辉
    吕世华
    [J]. 中国沙漠, 2003, (06) : 78 - 82
  • [8] 沙尘暴研究中的若干科学问题
    石广玉
    赵思雄
    [J]. 大气科学, 2003, (04) : 591 - 606
  • [9] 最近2.6Ma中国北方季风环流与西风环流演变的风尘沉积记录
    孙东怀
    安芷生
    苏瑞侠
    鹿化煜
    孙有斌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6) : 497 - 504
  • [10] 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年)
    周自江
    章国材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11) : 1224 -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