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吉隆盆地的植被生态类型及其在哺乳动物牙齿釉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上的响应

被引:7
作者
邓涛
李玉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植被; 哺乳动物; 碳同位素; 青藏高原; 气候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5 [古生物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西藏吉隆盆地现代草本植物的碳同位素分析,表明在海拔4000m的区域以C3植物占绝对优势,但仍然有极少量的C4植物存在.吉隆盆地发现的C4植物为藜科的尼泊尔猪毛菜(Salsolanepalensis)和禾本科的白草(Pennisetumflaccidum)两个种,这一结果显示受强烈光照条件影响的C4植物确实能分布在高海拔的地区,是对高海拔区域可以生存C4植物观点的支持.对吉隆盆地食草哺乳动物牙齿釉质的同位素分析表明,生物磷灰石中结构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在高海拔的地区仍然保持与取食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呈稳定的富集关系,因此是反映植被生态类型和气候环境特征的精确代用性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109 / 1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