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想

被引:27
作者
曹彧
董新光
机构
[1]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2]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天津
关键词
中国; 区域体育;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03.02.001
中图分类号
G8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访谈我国西部地区一线体育工作者,结合对体育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承接区域发展的时空演化特点,在分析目前我国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所包括的三层含义:人类体育权利的代内平等和代际间平等;体育具有较强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注意效益、效率与资源、环境兼顾,并注意对体育极限的开发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相连。从体育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文化导向与科技支撑、制度建设与法制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了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构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协调研究 [J].
张中旺 ;
郑伯红 .
襄樊学院学报, 2000, (05) :85-88
[2]   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因素之思考 [J].
张春华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01) :1-5
[3]   论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 [J].
刘可夫 ;
张慧 .
福建体育科技, 1999, (05) :9-13
[5]   关于地方体育立法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J].
黄圣方 ;
金开云 ;
李建设 ;
凌平 .
浙江体育科学, 1999, (01) :20-23
[6]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J].
吕鸣伦 ;
刘卫国 .
地理研究, 1998, (02) :20-26
[7]   现代体育与可持续发展 [J].
喻坚 .
四川体育科学, 1998, (01)
[8]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体育的现状和未来 [J].
谢琼桓 .
浙江体育科学, 1998, (01) :7+9+8+10-7+9+8+10
[9]   试论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J].
王景连 ;
赵崇珍 .
体育科学, 1997, (03) :30-32
[10]   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 [J].
郑度 .
地理学报, 1994, (06) :48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