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沟通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

被引:17
作者
陈佩玲 [1 ,2 ]
谢伦芳 [2 ]
朱庆云 [1 ]
王维利 [2 ]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2]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抑郁; 治疗性沟通;
D O 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3.10.009
中图分类号
R47 [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4例。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运用治疗性沟通的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法。两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得分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干预组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3.20,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可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情绪。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肿瘤术后化疗抑郁情绪的干预价值 [J].
唐英姿 .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09) :835-836
[2]  
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肺癌化疗伴发抑郁情绪患者的效果研究[J]. 杨新辉,任小宇,刘跃辉.医学临床研究. 2011 (11)
[3]   治疗性沟通系统在慢性乙型肝炎伴发抑郁患者中应用 [J].
张玉芳 ;
徐九云 .
安徽医药, 2011, 15 (10) :1317-1319
[4]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肿瘤术后化疗伴发抑郁情绪患者的效果研究 [J].
宋江艳 ;
王维利 ;
李惠萍 .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1) :982-985
[5]   治疗性沟通系统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中的运用 [J].
苏茜 ;
王维利 .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0) :869-872
[6]   大学生抑郁及相关因素分析 [J].
严红虹 ;
刘治民 ;
王声湧 ;
彭辉 ;
杨光 ;
荆春霞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 (03) :257-259
[7]   护理健康教育与治疗性沟通的比较与思考 [J].
李惠萍 ;
宋江艳 ;
王维利 .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9, 30 (03) :76-78
[8]   SLE患者焦虑抑郁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J].
丁敏 .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8, (09) :66-67
[9]   自身免疫病伴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J].
杨兴洁 ;
施旺红 ;
杨业兵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0) :952-953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 [J].
唐福林 ;
巫斌 ;
魏蔚 ;
李海龙 ;
王晋平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3, (05) :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