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植物区系的由来

被引:5
作者
曾文彬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第三纪; 亚热带; 植物种类; 生物区系; 副热带; 自然带; 区系成分; 福建; 植物群; 山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福建现代亚热带植物区系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兼有泛北极和古热带植物区系成分。第四纪冰期,此区系未受严重影响,含有许多古老子遗植物。它的许多成分是第三纪古老区系成分的后裔,有些成分可能是本地发生的。这个区系的形成与地质和地理的演变密切相关,它是我国现代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发源地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 [J].
吴征镒 .
云南植物研究, 1979, (01) :1-20
[2]   华南“大羽羊齿煤系”和大羽羊齿植物群的时代 [J].
姚兆奇 .
古生物学报, 1978, (01) :83-91
[3]   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 [J].
吴征镒 .
科学通报, 1965, (01) :25-33
[4]   试论中国地台南部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及其大地构造发展史 [J].
敖振宽 .
地质学报, 1956, (03) :273-298
[5]   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 [J].
陈国达 .
地质学报, 1956, (03) :239-271
[6]  
生物史[M]. 科学出版社 , 徐仁编著, 1980
[7]  
中国古地理图[M]. 科学出版社 , 刘鸿允编著,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