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突变体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机理研究

被引:10
作者
向太和
杨剑波
黄大年
机构
[1] 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3] 中国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苯达松; 敏感致死; 机理;
D O I
10.16820/j.cnki.1006-0413.2004.05.009
中图分类号
TQ457.2 [有机除草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两个水稻突变体农林 8m和 80 77S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生理和遗传规律 ,综述了其对苯达松敏感致死的分子机理。普通水稻品种具有对苯达松抗性是由于苯达松在普通水稻品种细胞中被羟基化 ,并最终被代谢为对植物无毒性的 6 OH 葡萄糖苷苯达松和 8 OH 葡萄糖苷苯达松。普通水稻品种具有的苯达松抗性基因可能是编码与苯达松羟基化相关的某种P4 5 0酶 ,或者编码某种参于解毒的受体蛋白 ,而苯达松本身对P4 5 0酶和受体蛋白有诱导和激活作用 ;此外 ,苯达松抗性基因也可能是一种催化羟基化苯达松与葡萄糖缀合、同淀粉合成酶相似的缀合酶基因 ,而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表现出对苯达松敏感致死是由于γ 射线导致上述与苯达松解毒相关的酶活性丧失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0+232 +2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SCAR标记对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辅助选育
    向太和
    杨剑波
    杨前进
    朱启升
    李莉
    黄大年
    [J].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2) : 20 - 24
  • [2] 60Co辐照对水稻基因组DNA诱变的分子生物学效应
    向太和
    杨剑波
    杨前进
    朱启升
    李莉
    倪大虎
    汪秀峰
    黄大年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2, (05) : 754 - 759
  • [3] 运用除草剂技术进行杂交水稻除杂保纯的研究
    张集文
    武晓智
    谭禄宾
    [J]. 杂草科学, 2001, (02) : 2 - 5+21
  • [4] 水稻除草剂敏感基因导入恢复系的研究
    朱启升
    王安东
    杨前进
    李布青
    张德文
    许家平
    [J]. 杂交水稻, 2000, (03) : 8 - 9
  • [5] 水稻除草剂敏感基因的研究与利用
    朱启升
    王安东
    杨前进
    李布青
    张德文
    许家平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02) : 141 - 142
  • [6]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化学致死突变体的诱变筛选与初步研究
    张集文
    武晓智
    [J].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2) : 1 - 4
  • [7] 水稻农林8号m苯达松敏感致死性的遗传及其应用前景
    陈忠明
    邹江石
    曾大力
    钱前
    [J]. 杂交水稻, 1999, (02) : 41 - 42
  • [8] 除草剂作用靶标的分类与使用
    苏少泉
    [J]. 农药, 1998, (11) : 1 - 7
  • [9] 中国农田杂草化学防治[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苏少泉, 1996
  • [10] 新编农药手册[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