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道德的能力之知——评黄勇教授的良知诠释

被引:21
作者
郁振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良知; 道德的能力之知; 非道德的能力之知; 动力之知;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6.12.003
中图分类号
B82-0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勇良知诠释的独到之处是聚焦于"愿不愿"的问题,即行动的动力问题。他将良知界定为动力之知(knowing to),发前人之所未发,给人很大的启发。但是,这一诠释也存在不少问题。从"knowing that""knowing how"、道德的能力之知和非道德的能力之知、赖尔和阳明的良知概念、良知之自然性、良知天赋论等六个方面,可对黄勇的良知诠释提出商榷。阳明良知概念的实质是道德的能力之知,即道德德性-实践智慧。良知诠释不必诉诸命题性知识和能力之知之外的第三种知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30 +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命题性知识,能力之知,抑或动力之知? [J].
黄勇 ;
崔雅琴 .
学术月刊, 2016, 48 (01) :49-66
[2]   论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基于赖尔与王阳明的探讨 [J].
郁振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12) :22-41+205
[3]  
A NEO‐CONFUCIAN CONCEPTION OF WISDOM: WANG YANGMING ON THE INNATE MORAL KNOWLEDGE ( LIANGZHI ).[J].YONG HUANG.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2006, 3
[4]  
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M].郁振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体知与人文学.[M].陈少明; 主编.华夏出版社.2008,
[6]  
王阳明全集.[M].(明)王守仁著;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  
有无之境.[M].陈来 著.人民出版社.1991,
[8]  
体知与人文学..黄勇;..,